为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近日,西湖区司法局联合拱墅区行知行帮教驿站,组织50余名矫正对象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围绕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等核心内容,通过系统授课与互动学习,助力矫正对象筑牢守法底线,送上实用的“法律指南”。
活动现场,普法讲师首先聚焦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普法讲师从新增加30余个违法行为入手,重点解读了违规养犬、社会生活噪音干扰他人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款,明确“遛狗不栓绳致伤人将面临罚款或拘留”“噪声经劝阻仍干扰他人可被处罚”等规定;同时普法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治安领域正当防卫”和“违法记录封存”制度,也让矫正对象清晰了解自身合法权益与明白融入社会的矫正保障,消除其回归社会的顾虑。
除生活领域法律知识外,针对矫正对象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社保问题,普法老师深入解读《劳动法》中“社保强制缴纳”相关条款。讲师通过拆解“五险”缴纳比例、保障范围及享受条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属违法”等关键要点。为增强警示效果,普法老师结合“上海某公司以社保补贴为由拒绝为员工参保,最终被社保征收机构责令补缴社保及高额滞纳金的案例”,提醒矫正对象在就业时坚决拒绝“社保补贴换不缴社保”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告知其保留工资条、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通过社保征收机构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权。
最后,考虑到网络交易高发的诈骗现状,普法老师以“切忌绕开平台私下交易”为主题,对比平台交易与私下交易的差异,用“玩家私下购买游戏账号被骗,因缺乏交易凭证无法立案”“消费者私下宠物,到手后发现是病狗,维权耗时6个月仍未解决”等典型案例,深刻揭露私下交易“交易方身份难确认、证据难留存、维权无保障”的三大陷阱。同时,普法老师还向矫正对象传授“拒绝点击官方平台的场外引流链接、认准平台官方担保标识、及时截图固定交易证据”等避坑技巧,引导矫正对象规范网络交易行为。
此次活动紧密贴合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与就业实际需求,通过“法律宣讲+案例警示”的模式,有效填补了矫正对象的法律知识盲区,提升了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下一步,西湖区将持续优化社区矫正普法教育形式,结合矫正对象的不同需求展开个性化普法活动,帮助矫正对象树立正确法治观念,真正实现“法治护航”助其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