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东新司法所积极开展 “从心动到行动:如何让改变成为可能”心理讲座活动

    讲座从引导大家分享“自己成功改变某种行为”的案例开始,道出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常常会面临的实际局面:三分钟热血——反复尝试——最终陷入自责焦虑挫败的情绪中。我们的“心动”是容易的,落实到最终的“行动”却是不容易的。
    
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周宁老师分享了行动的发生需要三个要素——动机、能力、提示,只有三者同时具备的时候行动才能发生。同时也解答了大家疑惑:人们没有发生改变,是因为“动机/愿望/需要”还不够。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过分地强调并依赖“动机”,强烈的动机确实有利于改变某种行为发生改变,比如,经过某次事情,产生了强烈的戒烟戒酒、减肥或者坚持锻炼等想法,但人们无法始终维持“高强度的动机”,所以才会经常出现令人感到挫败的结果。改变行为、养成习惯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简单,我们是否可以很容易做到某个行为。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学习,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提升改变行为的认知。

讲座不仅关注理论,更重视实践。课堂上,周老师带领大家讨论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爱刷短视频,为什么会在双十一成为剁手族等现象,详细讲解了动机、能力和提示三者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习惯的。同时,也传授大家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养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些内容引发了社区矫正对象的认同与思考

    此次讲座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及心理成长具有深远意义不仅激发了他们重塑积极生活态度的动力,为顺利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接过去的挫折,同时积极规划未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上一篇:上一篇:无
下一篇: 下一篇:酷暑帮扶送清凉 矫正对象更心欢

请在线提交您的留言,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姓名:
邮箱:
留言内容: